行业动态

HENGCHI KUANGYE

行业动态/ HENG CHI
您的位置是:首页>>行业动态
煤矸石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政策及现状

山东恒驰矿业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网址:http://www.tahengchi.com

        春回大地,百花盛开,国家两会召开,其中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依然是重要内容,“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要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近年来煤炭年产量均保持在40亿吨以上。在煤炭生产和洗选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煤矸石、煤泥、风化煤等低热值煤资源,其中仅煤矸石的产生量就占煤炭总量的10%~15%,利用难度高,以地面堆存为主,极大地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煤矸石综合利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新发展理念不可或缺的具体措施,也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必然要求,国家对煤矸石综合利用的要求越来越高。
        2013年1月,国家能源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联合下发了《煤矿充填开采工作指导意见》,意见提出的主要目标为,通过充填开采、以矸换煤,为“三下”压煤和边角残煤等资源回收创造安全生产条件,资源节约效果逐步显现。矿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地表基本实现无矸石山堆积,地表变形和次生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控制,地下水系和地面生态环境破坏程度大幅降低。

        2014年12月,国家发改委、科学技术部等十部委修订了《煤矸石综合利用管理办法》,主要目的是推进煤矸石综合利用健康有序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减少其对土地资源占用和环境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办法中明确了煤矸石综合利用应坚持“谁排放、谁治理”、“谁利用、谁受益”的原则,减少排放和扩大利用相结合,实行就近利用、分类利用、大宗利用、高附加值利用,提高煤矸石利用量和利用率。鼓励煤矸石井下充填、煤矸石生产建筑材料、利用煤矸石进行土地复垦、矸石山生态环境恢复和其他大宗、高附加值利用方式。
        2017年3月,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财政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规定鼓励煤矿采用充填式开采等绿色开采方式,合理控制地面塌陷,鼓励矸石不出井,逐步消灭已有的矸石山,减少土地占用,降低环境污染,煤矸石等固体废物妥善处置率应达到100%,未建成绿色矿山的煤矿企业有序退出。
        2018年6月,自然资源部发布《煤炭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规范对充填开采做出了明确规定,“三下一上”压煤区域应采用充填开采技术,确保地面无矸石山堆积,在不产生二次污染的前提下,应优先利用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充填采空区。
        2019年“两会”期间,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黄玉治提案,应给予煤矿充填开采政策方面倾斜和支持,推广充填开采亟待在财税、环保等政策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
2019年8月,山西省能源局颁布《关于在全省煤炭行业推行绿色开采试点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指出,实施绿色开采的矿井,在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前提下,可增加1个工作面,但要严格按照公告生产能力组织生产。山西省能源局确定了10座煤矿(井)作为省级绿色开采试点煤矿,先行开展试点工作,研究探索适应全省不同条件的绿色开采技术工艺,为全省推广应用煤炭绿色开采技术探索、积累经验。
        2019年10月,山西省能源局下发《山西省煤矿充填开采产能增量置换办法》,根据《煤矿充填开采煤炭产量年度认定表》认定的充填开采产量,按照30%比例折算产能置换指标,认定指标可作为产能指标使用和交易的依据。
2020年6月,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下发《关于继续执行的资源税优惠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32号),公告第4条——自2014年12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对充填开采置换出来的煤炭,资源税减征50%。

        2020年12月,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炭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禁止建设永久性煤矸石堆放场(库),确需建设临时性堆放场(库)的,其占地规模应当与煤炭生产和洗选加工能力相匹配,原则上占地规模按不超过3年储矸量设计,且必须有后续综合利用方案”。由于占地、矸石利用项目等多种因素影响,往往不能获批矸石临时周转场,因此井下充填成为了处理矸石的必然选择。

        2020年,中央第六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以下简称督察组)根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以探讨式督察作为基本方式,对国家能源局开展了生态环境保护督察。2020年12月15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督察报告。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督察组于2021年1月29日向国家能源局进行反馈。督察报告中指出: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要求落实不力。充填式开采对提高资源开采率、减少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具有重要意义。国家能源局制定的《煤矿充填开采工作指导意见》实施7年来,全国充填开采的煤炭产量仅约800万吨,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0.2%。近三年新增煤矸石产生量约为6.5亿吨,而用于井下充填仅占3%左右。
2021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国管局十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21〕381号),其中指出,“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是我国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推进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提出要“创新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模式,在煤炭行业推广‘煤矸石井下充填+地面回填’,促进矸石减量。”

        2021年4月,国家能源局印发《2021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加强煤炭开采生态环境保护。统筹谋划煤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推进落实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炭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督促煤矿企业严格落实煤矸石排放、林地占用、土地复垦等环境保护有关规定,依法依规组织生产。积极推广煤矿充填开采先进经验,鼓励煤炭企业因地制宜应用煤矿充填开采技术。
        2021年4月,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山西省的各大煤矿进行了巡查,发现煤矿存在着一个共同问题就是:未按照环评批复要求的方式对煤矸石开展处理处置、排矸场地表破碎、植被损毁严重、水土流失突出等问题,大量的煤矸石堆积,未能利用和处置,给周边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污染。因此,督查组对山西省政府和煤矿企业提出了相关整改意见。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要求,有效遏制、解决煤矸石乱堆乱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促进煤矸石综合利用产业与生态协调发展,政府、企业、高校展开了一系列的煤矸石综合处置利用方案制定,探索各种利用模式实现煤矸石的大宗处置(如下图所示),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砂石骨料


        基于目前国家禁止开采天然砂石的政策导向,具备一定物理强度的煤矸石有希望成为一种替代品。相较天然砂石,煤矸石先天不足,物理强度较差,仅有少量的煤矸石具备作为混凝土骨料的综合实力。
        2、制备多孔材料
        环境友好性赋予了煤矸石在生态修复方面有了新的应用方式。以90wt%以上煤矸石和农林固废为主要原料制备成多孔材料,具备良好的保水、抗流失、透气和肥效缓释作用,可以替代客土应用于矿区生态修复,种植非农业型绿植,但该多孔材料应用局限性较大。



        3、制备硅塑复合板材
        煤矸石也可以作为填料制备硅塑复合板材,不仅具有实木的外观及厚重质感,还兼具零甲醛、防水、阻燃、不变形、高导热的优良性能,同时具备良好的性价比,是传统木地板、瓷砖大理石、装配式装饰墙板、室内家具等装饰材料强有力的替代品。


        矸石转化为建材当然很好,也是《指导意见》中提出的煤矸石综合利用的一个重要方向,但这个方向受地区经济影响较大,并不适合大部分煤炭产区。
        4、矸石填沟造地


        矸石填沟造地是一个好的方向,但也有很多限制。
        一是很多地方并没有合适的沟谷适合填矸造地;
        二是矸石里面总还是有煤粉、硫粉,有的甚至还有其它有害物质,沟谷需要防渗处理,防止地下水污染,另外还需要征地、边坡综合治理;
        三是煤炭产区大多在西北,干旱少雨,矸石填沟造地后的绿化或复垦并不容易。
        另外矸石场的绿化或复垦都是一种最终形态,在中间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污染。


复垦绿化回填方式处置煤矸石

        总之,一个显而易见的趋势是,矸石在地面直接简单处理越来越难,已经不符合环保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5、充填开采
        最环保的矸石处理思路是使矸石“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也就是充填开采。这次十部委联合推出的《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中着重提到了“大力发展绿色矿业,推广应用矸石不出井模式,鼓励采矿企业利用尾矿、共伴生矿填充采空区、治理塌陷区”。
        以往,充填开采往往是为了回收压覆的资源,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矿井将充填作为一种处理矸石的手段。如西北某地,将其中一个矿井划为充填开采区,主要处理周边大型煤化工基地的固化废弃物。


充填开采


        讲到这里,又有一个问题提出:矸石随着煤流到了地面,再想办法又回井下充填,这个过程有点绕,所以须顺应时代潮流,推广应用矸石不出井模式,要实现“矸石不出井”,就需要实现在井下快速、高效地分选矸石,然后配合合理的充填方式,实现井下“选-充”一体化,为煤矸石综合利用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井下的系统,要比地面更为复杂,要考虑主运、副提、通风、供电、排水、支护、煤矸分选、充填方式等等,因此为了更好服务广大业主,山东恒驰矿业装备科技有限公司除了提供精良的充填设备外,还提供“选-充”一体化的整体解决方案,携手智能干选机厂家,在山东能源枣矿集团滨湖煤矿完成了国内首个“井下智能干选+泵送矸石充填”项目。
        山东恒驰矿业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煤矿充填开采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的专业化公司,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充填开采成套技术与核心装备,是国内目前唯一同时具有煤矿综采膏体充填、高档普采充填、连采连充、矸石浆充填、沿空留巷等应用案例的全产业链成套装备供应商,为煤矿充填开采提供接地气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山东恒驰矿业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其泵送矸石充填装备均已通过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中心的性能检测并取得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是国内煤矿泵送矸石充填井下建站领域的领跑者。
        恒驰公司的泵送矸石充填开采成套技术与装备入选自然资源部2019年版《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20年版《煤矿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装备推广目录(第四批)》,泵送膏体充填开采管道免清洗工艺技术等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恒驰制造,助力煤矿企业走向生态和效益双赢的绿色发展之路,为推进煤炭资源绿色开采和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山东恒驰矿业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传真:0538-7713308
电话:400-628-9696
地址:山东新泰汶南工业园区